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肃反运动中自动坦白的强奸年幼女学生的案件应如何量刑问题的批复

时间:2024-06-26 11:08:0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83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肃反运动中自动坦白的强奸年幼女学生的案件应如何量刑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肃反运动中自动坦白的强奸年幼女学生的案件应如何量刑问题的批复

1956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56年5月4日〔56〕刑上字第44号报告已收悉。关于在肃反运动中自动坦白的强奸年幼女学生的案件,应当如何量刑的问题,经本院审判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讨论作出如下决议:强奸幼女的犯罪的性质很恶劣,应当依法从严惩处,但是,“坦白从宽”的政策也适用于强奸幼女的案件。至于究竟宽到什么程度,那是要看每一个案件的具体情况的。因此,人民法院处理在肃反运动中自动坦白的强奸年幼女学生案件(关于什么是幼女的问题,可查阅本院1955年1月18日法行字第510号致各高级人民法院函),必须根据犯罪情节、犯罪时间、坦白情况和对社会的危险程度等,全面地分析研究,依法从宽处理,可以免予处刑或者予以减轻、从轻处刑(对解放以前的犯罪,一般可以不予处刑)。


关于印发《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

天津市人事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

津人教〔2002〕27号


各区县,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及有关单位人事(教育)部门:
  现将《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二○○二年八月一日  





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根据《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实行登记制度,其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和考核结果是对其业绩考核以及聘任、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以下简称《继续教育证书》)是记载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和考核结果的专门凭证。
  第三条 《继续教育证书》的使用对象是在本市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 《继续教育证书》由市人事局统一印制。
  各区县、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继续教育证书》的统一编号、发放和验证工作。
  企事业单位负责《继续教育证书》的登记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本人负责《继续教育证书》的保管。
  第五条 《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的内容主要有:办学单位、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学分、考核(考试)成绩等。
  第六条 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应当按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际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累计计算(每天按8个小时标准换算),赴外地或出国学习的在途时间不应计算在内。
  第七条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后,应当持施教机构发给的学习证明或结业证明以及《继续教育证书》,到本单位进行登记。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自学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学习的,登记时须提供自学计划、自学情况和考核结果等相关材料。
  第八条 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自学情况、学习证明或结业证明,将其参加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时间、学分、成绩等如实记入本人《继续教育证书》,由经办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第九条 各区县、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继续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应当对《继续教育证书》记载的内容进行认真核查,填写验证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验证部门应当在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所属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证书》的验证工作。
  第十条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本市企事业单位之间流动的,其《继续教育证书》可继续使用。
  第十一条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人手一册《继续教育证书》,只限本人使用,不得擅自涂改。
  第十二条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妥善保管《继续教育证书》。《继续教育证书》填满后,可申请续发新证,原证仍由本人保管。如有损坏或遗失,应及时向所在单位和发证部门说明情况,申请补发。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用“结业证书”、“合格证书”等替代 《继续教育证书》。
  第十四条 企事业单位要严格履行登记手续,保证登记内容的真实性和登记工作的严肃性,发现弄虚作假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十五条 各区县、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推动和检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工作的开展,并做好继续教育统计工作。
  第十六条 各区县、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继续教育主管部门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办法,并报市人事局备案。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往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陕西省价格监测规定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价格监测规定

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02号


《陕西省价格监测规定》已经省政府2004年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贾治邦



二○○四年八月十三日







陕西省价格监测规定







第一条 为科学、有效地组织和规范价格监测工作,保证价格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发挥价格监测为政府价格决策服务和为社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重要作用,正确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保持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价格监测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成本、市场供求变动情况进行跟踪、采集、分析、预测、预警和公布的活动。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价格监测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价格监测机构及相关业务机构负责价格监测的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价格主管部门做好价格监测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价格监测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价格监测网络。价格监测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和价格工作的需要,建立全省统一的价格监测报告制度。



市、县、区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确定本行政区域内价格监测地区和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并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和价格工作的需要,确定补充的价格监测项目和标准,但不得与国家和省制定的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相抵触。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的规定,指定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作为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发给证书或标志牌。



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因生产、经营品种调整,以及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准确提供价格监测资料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整,收回价格监测定点单位证书或标志牌,并另行指定价格监测定点单位。



第七条 价格监测以定点监测和周期性价格监测报表为基础,结合专项调查、临时性调查、非定点监测等方式,收集、整理价格监测资料。



第八条 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如实提供价格监测资料。



非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价格调查工作。



第九条 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应建立价格监测的内部管理制度,所报送的价格监测资料必须经本单位负责人审核。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对价格监测定点单位报送的价格监测资料进行抽查、核实,确保价格监测资料准确无误。



第十一条 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对所承担的价格监测工作请求指导和帮助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给予支持;需要了解所提供商品、服务价格的本地区价格平均水平的,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予以提供。



第十二条 价格监测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接受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省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颁发的价格监测调查证,方可从事价格监测工作。



价格监测工作人员需持价格监测调查证按照价格监测报告制度规定的内容、标准、方法、时间和程序进行监测、调查活动。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建立价格监测预警制度。



本行政区域内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警情后,警情地价格主管部门应立即启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报告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原因和政策建议,并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价格监测工作。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定期报送价格监测和价格形势分析报告,提出政策建议。



价格监测和价格形势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被监测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情况;



(二)被监测商品和服务成本变化情况;



(三)被监测商品和服务价格趋势预报预警;



(四)与被监测商品和服务价格有关的其他内容;



(五)有关政策建议。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内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预测信息,但属于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的除外。



价格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价格监测工作中涉及的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应当保密,不得将属于国家机密、商业秘密的价格资料用于价格监测以外的任何其他目的。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对在价格监测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 价格监测定点单位违反本规定,未按价格监测报告制度提供价格监测资料的,由下达监测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未按本规定对价格监测定点单位提供相关资料的,由上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价格监测工作中泄露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以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